家长朋友们,想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,有一个关键前提,那就是帮他们学会接纳自己。今天咱们要聊的 “正念”,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! “正念” 这个概念,最早源于佛教里的 “观禅”,不过现在它已经走出宗教,成为心理学界都认可的实用方法。简单来说,正念就是用开放、接纳的心态,专注当下的每一个瞬间。 比如孩子写作业时,不再一边想着游戏一边敷衍了事,而是全身心感受笔尖划过纸面的触感;吃饭时,细细品味每一口饭菜的香气和口感。 正念有三个核心要素,我来给大家拆解一下。第一是有意识的关注,就像给孩子的大脑装一个 “手动挡”,让他们主动决定注意力放在哪里,告别 “走神自动播放”。比如孩子写作业时,发现自己在发呆,能立刻把注意力拉回到题目上。 第二是不加评判的态度。很多孩子一遇到难题就自我否定:“我怎么这么笨!” 这时候,正念教会他们换个视角 —— 当焦虑、烦躁这些情绪冒出来时,就像观察窗外的云朵一样,承认 “我现在有点着急”,但不急于批评自己。 第三是专注当下。别小看这一点,很多孩子写作业时想着没玩够,玩的时候又担心作业没写完,结果两头都不踏实。而正念能帮他们把注意力锚定在此时此刻,比如通过呼吸冥想:发现走神了,就轻轻把思绪拉回到一呼一吸之间。 说到这儿,可能有家长会问:“道理我懂了,但正念真的有用吗?” 告诉大家,这可不是空口说白话!科学研究发现,坚持正念练习的孩子,大脑前额叶皮层会变得更活跃,这可是负责决策和注意力的 “司令部”,专注力和记忆力自然跟着提升。而且,当孩子学会快速觉察自己的情绪,冲动行为也会减少,抗压能力变得更强。长期来看,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大有益处。 最后再补充一个小知识:很多家长听过上节讲的“冥想”,它和正念有啥关系?其实冥想是一大类练习方法的统称,而正念更像是一种心理态度。正念冥想,就是把正念融入到冥想练习里的具体形式。 所以,想让孩子从内而外发生改变,不妨从每天 5 分钟的正念练习开始,比如一起做一次呼吸冥想,或者吃饭时认真感受食物的味道。说不定你会惊喜地发现,孩子不仅学习更专注了,连心态都变得更积极阳光! 相关视频在抖音号:shunping.vip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