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66|回复: 0

持续有目的的关注与觉察,区别于被动感知的主动观察

[复制链接]

149

主题

1

回帖

579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579
发表于 2025-10-6 06:38:24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"有意注意"的核心要义与实践方法

1. 概念本质

• 定义:持续有目的的关注与觉察,区别于被动感知的主动观察  

• 价值对比:  

  • 无意注意 → 能量浪费(如无意识刷信息流)  

  • 有意注意 → 价值创造(如深度思考提炼)  

2. 三大实践特征

1. 目的性+持续性:  
   • 案例:走路觉察脚步、工作觉察情绪、说话觉察语气  

2. 全神贯注:  
   • 关键区分:从"看到"(被动)到"观察"(主动)  

3. 觉察修行:  
   • 日常场景:专注倾听/思考/念头觉察=灵魂打磨  

3. 现实困境与突破

• 常见误区:  

  • 用"没时间/太忙"掩盖注意力涣散  

  • 信息过载却未真正"在场"  

• 效能公式:  

  成长质量 = 专注深度 × 觉察次数  
  (例:1页精读>10页泛读,1次深度会议>10场形式会议)  

4. 生命态度的转变

• 模式切换:  

  • 自动播放 → 浑噩消耗  

  • 手动精进 → 持续增值  

• 终极法则:  

  你持续注意的事物终将塑造你  
  (平凡日常+有意注意=修行道场)  

5. 行动建议

• 每日自问:"今天我有意注意了什么?"  

• 建立觉察打卡机制强化行为  

• 通过经典智慧(如《活法》)深化认知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育德阳光培训 ( 冀ICP备2022028199号-1 )

GMT+8, 2025-10-23 06:56 , Processed in 0.052587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Mr.Geng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