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1|回复: 0

中国古代制度的演变

[复制链接]

214

主题

2

回帖

76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762
发表于 7 天前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一、奴隶制社会的独特形态  
西周时期的社会结构呈现特殊形态:  
1. 土地所有制:实行"井田制",土地既非国有也非私有,而是集体所有形式  
2. 社会关系:层级分封制下形成"小命运共同体",各层级间存在相对稳定的附属关系  
3. 阶级矛盾:虽存在阶层固化,但未爆发大规模冲突,社会关系呈现"温情脉脉"特征  

二、春秋战国时期的制度变革  
1. 生产力变革:铁器时代到来打破原有生产关系  
2. 思想流派分化:  
   • 儒家:主张恢复西周制度(孔子)  

   • 道家:主张无为而治(老子)、冷眼旁观(庄子)  

   • 法家:实用主义改革(商鞅)  

3. 变法核心目标:解决"奴隶的奴隶归属"问题,建立中央集权  

三、法家改革的实质内容  
商鞅变法的关键措施:  
1. 政治制度:  
   • 确立郡县制,由国家直接派官治理  

   • 改革户籍制度,加强人口控制  

2. 经济政策:  
   • 废除井田制  

   • 推行小家庭政策,禁止父子兄弟同住  

3. 文化控制:  
   • 强化忠君观念  

   • 鼓励亲属间检举揭发  


四、儒法思想的本质差异  
1. 儒家:主张"道统"高于君权,服务天下  
2. 法家:主张"帝在法上",完全服务于君主  
3. 历史演变:汉武帝"独尊儒术"实际是改造后的儒家思想  

五、文化层面的深层启示  
1. 显性文化:维护统治秩序的表层文化  
2. 潜文化:  
   • 包含被压制的道家思想  

   • 保留儒家原始理念  

3. 现实意义:需要通过"潜文化"认知历史真相,实现精神觉醒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育德阳光培训 ( 冀ICP备2022028199号-1 )

GMT+8, 2025-9-3 03:48 , Processed in 0.050262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Mr.Geng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