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2|回复: 0

破解厌学困局:从 “机械提分” 到 “因材施教” 的教育回归

[复制链接]

41

主题

1

回帖

189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89
发表于 2025-8-21 10:46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孩子学习成绩不佳,容易导致他们缺乏自信。为了提升学业表现,家长、学校和学生自身无不竭尽全力。然而,在追求分数的过程中,人们往往忽略了因材施教的传统智慧。
他们试图向时间索要分数 —— 不断延长教学时长,补课加课成了常态,就连宝贵的休息日也被无情占用。当延长时间未能如愿,便转向严控要分数,将工业生产的管理模式引入教学,对教与学进行细致到极致的网格化管控。若此法仍不见效,又寄望于向强度要分数,推行题海战术,无限制地加大训练力度。接着,向精准要分数的尝试接踵而至,借助智能手段诊断学情、纠错改偏。最后,还寄望于向备课要分数,通过集体备课统一教学模式和进度。​
然而,这些做法的结果却是师生被 “榨干”,学习的主动性丧失殆尽,“厌学” 俨然成了教育领域的 “癌症”,导致教育生产力长期处于低迷状态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这种机械式的提分路径已形成路径依赖,教育者逐渐迷失在数据指标中,忽略了对学习本质的探寻。学生如同疲惫的赛车,在高压驱动下不断加速,却失去了自主导航的能力。当分数成为唯一航标,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乐趣与创造火花被无情湮没。教育不应是单向度的输出与灌输,而应激发内在动力,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方向与意义。唯有重构教学关系,赋予学习真正的自由与价值,才能从根本上破解 厌学困局,释放教育应有的活力与创造力。
育德教育创新实验班因材施教,采用以兴趣为师的模式,让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节奏,激发内在驱动力。导师与AI结合,负责指导和解疑答惑;实施PBL项目实战,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想法落地,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。通过可视化成长系统,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,减少对分数的过度焦虑,使教育回归其本质。
这种模式已在一些前沿学校开始实践,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课程内容和进度,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。AI与导师的结合,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,既能精准答疑,又能激发深层思考。项目化学习使知识不再抽象,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,学习动力不断提升。这样的教育模式,正是解决厌学问题的有效途径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育德阳光培训 ( 冀ICP备2022028199号-1 )

GMT+8, 2025-9-3 01:20 , Processed in 0.04519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Mr.Geng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