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32|回复: 0

教育应赋予孩子选择生活姿态的能力

[复制链接]

207

主题

1

回帖

735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735
发表于 2025-8-6 12:58:1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一、教育现状的反思  
1. 生命力消耗现象:当前教育系统更像在“吸收”学生的生命力,将其转化为分数和成绩,导致孩子年龄增长后眼里的光芒逐渐暗淡。  
2. 未来挑战:人工智能时代来临,孩子需要具备“反脆弱”能力(如马斯克所言“宁愿乐观而错误,也不悲观而正确”)。  

二、乐观与强大的核心要素  
1. 内在动力(乐与强):  
   • 自主权:让孩子自主决策(如午休安排、上下学方式),避免过度控制。  

   • 胜任感:不仅关注成功结果,更要培养“我能做好”的信念。  

   • 归属感:通过团队活动(枕头大战、解忧密信)建立情感连接。  

2. 外在视野(大与观):  
   • 他者贡献:阿德勒理论强调,人需通过为他人创造价值获得勇气(如参与值日、家庭责任)。  

   • 元认知间隔:项飙提出,行动前需保持思考空间(如追问“为什么学习”),避免无意识盲从。  


三、实践案例  
1. 心理学课程设计:  
   • 枕头大战、躺平大赛等活动释放压力,满足自主性与归属感。  

   • 扎染工坊等“零失败”任务强化胜任感。  

2. 深度阅读项目:共读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,探讨:  
   • 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对比  

   • 善良的代价(需勇气与判断力)  

   • 错误的意义(自主选择与修正能力)  

   • 个体与世界的关系(“我非中心,但很重要”)  


四、教育者行动纲领  
1. 重塑目标:从分数导向转向生命力培育,帮助孩子建立:  
   • 对自我的觉察(“我能决定言行”)  

   • 对他人的关怀(“我的贡献让世界更好”)  

2. 终极信念:教育应赋予孩子选择生活姿态的能力,即使世界混乱残酷,仍能积极前行。  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×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育德阳光培训 ( 冀ICP备2022028199号-1 )

GMT+8, 2025-9-1 03:01 , Processed in 0.056273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Mr.Geng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