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12|回复: 0

从英国“慢生活”看全球劳动价值不平等与发展困局

[复制链接]

207

主题

1

回帖

735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735
发表于 2025-7-25 08:43:20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近日,一则关于英国“慢生活”的观察引发热议:大巴司机到点必停、店铺按时歇业、职场实行弹性办公,街头杂耍亦被视作体面职业。这种从容背后,却藏着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——全球范围内劳动价值的不平等。

有观点指出,发达国家的“慢”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“卷”存在隐秘关联。以商品交易为例,英国人工作1小时所得,可轻松购买10个中国制造的日用品,其低成本生活的背后,是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商品定价。这种差距并非偶然,而是源于一场持续百年的“发展循环”。

韩国经济学家张夏准提出的“踢掉梯子”理论或可解释这一循环:历史上,如今强调“知识产权保护”“自由贸易”的发达国家,早年多通过模仿创新完成原始积累。18世纪,英国人塞缪尔·斯莱特将纺纱机设计图带往美国,被美国奉为“工业革命之父”,便是典型案例。而当这些国家登顶后,便着手“踢掉梯子”——以规则之名限制后发国家的追赶路径,从早年的技术封锁到如今的学术合作限制、科研签证收紧,本质上都是对“后来者”上升通道的阻碍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国与国之间的“复利差距”正不断拉大。发达国家凭借科技、金融、标准制定等核心能力,如同“软件工程师”,每一步动作都在积累价值;而部分发展中国家若困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,便如“保安”,劳动价值难以提升,长此以往可能陷入“越努力越被动”的困境。当后者试图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时,往往面临“梯子被踢”的阻力。

这种现实也让“仓廪实而知礼节”的古训有了新注解:富裕是文明的基础,而文明又会反哺富裕。历史证明,规则的制定者往往曾是“规则突破者”,其设立的规则虽有保护创新的一面,却也抬高了后发国家的追赶成本。

从英国的“慢”到全球发展的“难”,这场观察不仅揭示了现实差距,更引发思考:在既定规则与追赶需求之间,后发国家如何找到破局之路?这或许是当下全球发展议题中最值得探索的方向之一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育德阳光培训 ( 冀ICP备2022028199号-1 )

GMT+8, 2025-9-1 02:42 , Processed in 0.04622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Mr.Geng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